世行警告:新兴经济体有过热风险
世行警告:新兴经济体有过热风险
尽管世界银行看好新兴经济体今明两年的经济前景,但该行警告称,在走出金融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需要集中精力解决通过结构改革实现平衡增长、对抗通胀压力以及应对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等问题。
在欧美经济前景布满阴霾的大背景下,世界银行8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调低了对世界经济的预测,预计2011全球经济增速将达3.2%,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报告中,世行曾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3%。
对于欧美经济,世行认为,在失业率高企、居民和银行部门预算合并、除其他因素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等与危机有关的问题影响下,高收入国家和诸多欧洲发展中国家的前景依旧阴云密布。
报告中预计,高收入国家的增长率将会从2010年的2.7%放缓至2011年的2.2%。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表示,发达经济体面临着高失业和财政整顿等与金融危机相伴生的挑战,其今年的经济增速放缓,与日本遭遇地震及海啸袭击、发达国家财政整顿以及金融危机后银行业及家庭债务重组等因素有关。
针对市场关于美联储或将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的预期,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表示,QE3不大可能会出现,因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类似的经济刺激政策的效力正在逐渐消失,量化宽松政策不可能长期刺激经济增长。他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应该逐步退出,如果继续实施QE3,会推高资产价格,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早在
不过,对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新兴经济体,世界银行的预测则较为乐观,认为新兴经济体增长率虽将会比2010年的7.3%有所放缓,降至6.3%左右,但新兴经济体今明两年还是将会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早在今年1月份,世行对这一指标的预测尚为6%。
尽管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乐观,但汉斯·蒂莫还是提醒,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在超负荷运作,存在着过热的风险,特别是在亚洲和拉美地区。
报告中指出,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的强劲增长导致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全球挑战,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节节攀升以及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和利率上调可能诱发的破坏性热钱卷土重来。
汉斯·蒂莫认为,为避免过高的通胀压力,发展中国家应该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同时,对于金融危机期间推出的财政刺激政策,也应该考虑收紧。
世界银行全球宏观经济主管安德鲁·伯恩斯也表示,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危机已经结束。现在必须集中力量将货币政策调整到更为中立的立场,并重建财政缓冲能力,以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反周期政策来应对危机。
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在2011年3月份通胀率接近7%,比2009年7月份的低点高出3个百分点以上。在高收入国家通胀压力也再度抬头,4月份达到2.8%。通胀率升幅最大的是在东亚和中东北非地区,折射出前者的产能限制和后者的食品价格影响。
记者:李汉桥
文章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